五行是什么
选自南怀瑾《道家、密宗与东方神秘学》
看见了五行这两个字,好像我们要开始算命了。不过,算命的确也是根据天地间的法则。五行是天文的代号。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,一方面也是实际的应用。
《易经》上说:“天行健”,行就是动的意思,《易》的基本原理是说,一切都在运行不息。
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动的,东方文化是静的,不知是根据什么。我们姑不论西方文化的好歹,只证明中国《易经》的文化,是生生不已,一切都在不停地进行着。
究竟五行是与《易经》同时开始的,抑是在汉代开始的,说法不一。但是,汉代时期对于抽象理论科学的建立,极有成就,是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。
五行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:金是太白星,木是岁星,水是辰星,火是荧惑星,土是镇星。
这五个星,加上太阳与月亮,称为七政。
太阳与月亮是经星,五行之星是纬星。
这些星球的放射能,影响了地球,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,而影响其他星球。五行的意义和作用
木代表生发的功能,在人体代表肝。
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,在人体代表肺。
水代表了冷冻,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。
火代表了挥发功能,在人体代表心。
土代表了中和之性,有中和金术水火的功能,在人体代表脾胃。
依照综卦的道理,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,凡是有好处的,一定也有缺点;有害的,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。五行的本身,也是如此,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,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:


地支共有十二,就是前面说过的子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,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,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。
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,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。
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,每一时辰有两小时。
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,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。
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,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,称为六十花甲。六十岁的老人,也称为花甲老翁。
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,这门学问,对物质文明而言,是超然独立的,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,不论人事的兴衰、帝位的转移,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。
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,道家称为“造化洪炉”。人类在这个洪炉中,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,所以人死了,称为“物化”或“羽化而登仙”。
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,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,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。
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,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。
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,每一时辰有两小时。
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,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。
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,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,称为六十花甲。六十岁的老人,也称为花甲老翁。
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,这门学问,对物质文明而言,是超然独立的,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,不论人事的兴衰、帝位的转移,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。
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,道家称为“造化洪炉”。人类在这个洪炉中,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,所以人死了,称为“物化”或“羽化而登仙”。

在这个八卦图中,包括了天干、地支、方位、五行及人体内脏。由中间的对角线,看出了对面相冲,只有土在中间协调。
《易经》的道理是,立场相对、性质相反、等则相冲。
